委员文苑
首页>委员文苑

灶花的记忆

发布时间:2012-12-25 09:31

   过去的农村每家每户都在厨房一边的墙角砌一座烧菜煮饭的土灶,这种用砖砌成的灶以灶台上置放的镬子多少而称两眼灶、三眼灶。原来浮桥阿伯家老屋的厨房里就有一副三眼灶,在读小学的时候,每个学期的假期父母都会让我带上假期作业去阿伯家住上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阿伯就整天系着围裙在灶边忙上忙下,她要做好吃的饭菜招待我这个小城里人。而我去阿伯家的第一个事情就是钻到灶前看烧火,因为这火实在旺,熊熊烈火烧的都是田地里的庄稼秸杆,有棉花杆、稻草麦柴、黄豆杆,烧的时候哔哔叭叭乱响,如果是一节竹杆,这声响好象是春节里放的爆竹,十分好听。

   炊烟每天从农家的柴火灶头里飘逸而出,那表示的是这家人家兴旺。深褐色的棉花秸杆在红红的灶膛里劈啪作响,饭香便溢满了整间屋子。这大灶烧的菜就是香,哪怕是炒个青菜也能让整个屋子飘荡着好闻的菜香。阿伯炒菜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看灶上的画,因为做饭的灶台怕烧火时的秸杆烟灰从灶口飞出落到灶台的镬子或灶台上的盆碗内,所以都在灶台与灶口间砌一垛墙加以遮挡,这墙很高,墙面空着不好看,所以每户人家都会在砌灶的时候在上面画各种各样的图案作为装饰,这画就叫灶花。

   在砌好的新灶头上绘些画以图吉利和喜气是太仓农村的一个传统民俗,那白壁生辉的灶壁上和灶沿下都画着表示五谷丰登的风俗画,灶身、烟箱、灶山、灶帽都有灶头画,一般都打上框,有的还配以花边和文字,大多为福、喜、年年有余、吉祥如意等富贵的话。后来有到其他亲戚邻居家串门,看到的是各不一样的灶花,那贴着丰字的粮囤、那饱满的麦穗、那奔跑的鸡鸭、那蹦跳的鱼虾和张着金爪的螃蟹,还有画一个活泼可爱的孩童双手抱着一条翘着尾巴大鲤鱼的,那个时候就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有个性的民间美术作品。我看过阿伯邻居家砌灶,知道这一幅幅题材多样、风格各异、表现手法独特的灶花是普通的民间工匠所画,他实际上就是泥瓦匠,可能就是工头,虽然他没上过高等学府,也无名师高手指点,他就是凭着日常生活中对灶花的耳濡目染,无师自通能信手绘就一幅幅灶花。灶花简直是太仓乡间的一朵艺术奇葩,这灶头画其实都是自己创作,信手而绘所以没有一幅相同。灶花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主要以黑线勾勒,我看他当场作画,先在灶壁刷一遍白石灰水,灶壁被粉刷得雪白晃眼,然后用黑墨水画边纹线和画框,再在每个画框中绘图填色,这个精美的彩色画配以黑色的边框,会在雪白的灶壁上显得对比强烈,在远处看过去可以让灶花更富有立体感。后来读大学的时候才知道,实际上他的这种画法是与欧洲文艺复兴以前画家们常用的画法湿壁画是一样的,这种独特的绘画方法也就是鲜画,它是一种刷底壁画,就是趁壁上泥灰土潮湿的时候用颜色在上面进行描绘,绘成以后壁上泥灰中的水份渐渐蒸发直至干透,而画的颜料则渗透进粉层,随着灶花的烘烤和自然挥发,画可以经久不坏,而且历经几十载寒来暑往的变迁而不变其形。

   灶花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乡村文化,是非常有个性的民间美术作品,折射独特文化内涵,真实反映劳动人民追求家庭和睦、环境美化、家居装饰的传统理念。全部灶花都是即兴之作,不打草稿,不作修改,下笔为准,信手绘就,图案简单却不乏生动,既是随意而作又是天真率性,这恰恰体现了民间文艺的简洁与生动。看多了就注意它的形式与内容,灶花主要用工笔和写意二种画法溶于一体,同一画面上动物以工笔为主,花卉草木以写意为主,这种表现手法使灶花焕发出特有的质朴、纯真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在题材上都是表现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有余、牧童嬉牛、雄鸡鸣晨,多的是活蹦乱跳的鲤鱼、含苞待放的牡丹、展翅欲飞的仙鹤,谷穗、鱼虾、鸡鸭、山水栩栩如生。六畜猪为首,但因猪的形象不佳而从不入画,倒是深受农家喜爱的牛、鸡等畜禽常常出现在灶花画面,耕牛或牧童嬉牛表现来年丰收意愿,活蹦乱跳的鲤鱼象征富足有余,鲤鱼跳龙门则具有非常吉利的意蕴。母鸡下蛋孵化,公鸡黎明高歌也是深受农民喜爱,这画面象征农家和谐美满、丰衣足食的生活。灶花有纳吉祈福、驱邪避祸的主题,所以它更注重象征意义,神话传说以嫦娥奔月、刘海洒金钱、福禄寿三星、嬉笑的和合二仙为主,山川景物以湖光山水、花鸟鱼虫、梅兰竹菊、奔鹿飞鹤为主,有入云的高山、荡舟的江河、缥缈的亭榭,有富贵的牡丹、傲雪的红梅、苍劲的松柏,有引吭的雄鸡、回首的快鹿、跃龙门的鲤鱼,而且都以稻谷、麦穗等作装饰图案,这些都是象征着吉祥、昭示着富贵、表达着向往、蕴含着祈求。后来题材更趋广泛,内容与时俱进,增加了反映新生活的内容,五十年代有互助合作,六十年代文革期间大都是初升的光芒万丈的旭日、破浪前进的巨轮、疾弛的火车,七十年代为农业学大寨,八、九十年代是科学种田、农村新居。

   说起灶花,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好的传说,说古时候有个泥瓦匠,不但做工精细、手艺高超,而且心地极其善良、憨厚朴实,并且乐于施舍,他每天把做工赚到的工钱都施舍给当地的穷苦百姓,自己却分文不留,每天回家只烧碗白开水填腹充饥,晚上就独自一人在灯下练习画画,看到什么画什么,画谷穗、画鸡鸭、画鱼虾,他盼望有朝一日这些东西都能变成实物走进穷苦百姓家的灶头,让大家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久而久之,泥瓦匠的善举感动了玉皇大帝,有一天他就派神仙下凡送给这位泥瓦匠神笔、神墨、神水,从此以后,他给人家画的东西都变成了活生生的实物,造福穷苦百姓。祈望变成了现实,所以后来各家各户都在自家的灶头上画画,喜欢什么画什么,所以灶花构图朴实、纯真,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有独特的欣赏价值,这一习俗一直流传。最早的灶花其实是很简单,村里人觉得在粉刷得雪白的灶壁上用黑色颜料作画黑白分明,对比强烈更显得有立体感,其实也是旧时的农村匠工缺少颜料,聪明工匠就地取材,将铁锅锅底上的一层深黑色灰粉用刀刮下,将烟灰和水调成墨黑液体当作颜料来作画,灶花以黑线条勾勒,这墨黑在粉刷得雪白耀眼的灶山上作画既省钱又方便。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户的灶头上逐渐出现一些红蓝黄绿黑白相杂的彩色灶花,作画颜料也改用普通的水粉画颜料,这样,从过去单一的黑色对比发展成为色彩鲜艳的各种图案,一下子使一幅幅工写兼具、风格鲜明的图案更加具有表现力,构图饱满、造型简练、色彩鲜艳,可以将雅与俗、粗与细、精与简熔于一炉,极富装饰性和观赏价值,农家的灶头越变越漂亮。乡下画灶花是不另外收费的,它是砌灶的一个重要方面,主人家只要告诉砌灶人想要那个画面就可以了。

   民以食为先,食以灶为前。农村对灶是十分重视,谁家灶头没有灶花会鄙夷为光头灶,传说这种“豆腐灶”会惹灶君老爷生气,而好的灶花是一直保留的,就是灶烧老化了主人家也不让拆,几经修缮翻建也要保留灶壁上的灶花图画。现在许多农家都用上了液化气,农家烧柴火的灶头已被洁净卫生的液化气灶所代替,昔日农村百姓一日三餐都要打交道的灶头已经渐渐淡出日常生活,农家灶烟袅袅、灶火红红的景象已成梦忆,数以千万计的灶花几近绝迹。阿伯家因为港区建设统一拆迁也早已搬到镇上居住,老房不在老灶当然也是不存,那幅我熟悉的灶花也随之烟消云散。好在灶花现在已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陆渡镇在首届农民文化节上还有现场创作灶头画的比赛,这老手艺可是能够一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