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文苑
首页>委员文苑

墨笔流韵,艺苑幽香——访原政协副主席邢少兰

发布时间:2013-01-31 08:00

    “平淡天真,设色得古法,娄东后继有人也”,这是著名国画家宋文治对邢少兰的评价。继承娄东画派之风格,古意新风,墨笔耕耘几十载,邢少兰终成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著名画家。

    初见邢少兰,在他家接待客人的屋子里。儒雅,温和,亲切,是邢少兰给人的第一印象,让人丝毫没有拘束感。屋里摆着几盆兰花,幽香袭人。墙上挂着山水画,细细看过,一幅有一幅的境界。书橱里摆满了书法、绘画类的理论书籍。桌上沏着一壶茶,透出清香味。屋子里布置虽简单却不失浓浓的文人气息。

    转益多师,终成一家风格

    邢少兰,1938年出生于山东日照。少时时局动荡,他颠沛流离至上海,最终落户在人文荟萃的江南古城太仓。借娄东画脉之光,“我得以先后师从朱屺瞻、宋文治两位先生门下。两位先生高超的艺术造诣,我素来钦佩、向往”。朱屺瞻以写意花卉著称,用笔老辣,古拙雄健,且流露稚童之气。宋则以山水著称,面貌苍劲而清丽。邢少兰勤奋学习,熔两者于一炉,

    两位老师还鼓励邢少兰转益多师,后邢少兰又大胆叩拜沪上名家学习。亲见亲闻,这些名家画风各具风采,给了邢少兰在绘画上许多启迪。“我与老师合作时是相辅相成的,但是我自己的画作中并没有他们的影子”,邢少兰说绘画要有自己的认识,投入感情。“任何艺术创作都要有感情,画花鸟,画山、画水,都要有内涵”。

    兼取古今笔墨,博采众家之长,契入自己的情怀,邢少兰绘画自成一格。他的作品气势磅礴,笔墨苍劲、厚重而老辣;更以花鸟写意移入山水创作中,设色丰富凝重,于苍厚中不失秀雅。如他笔下的兰花《幽兰出深谷》,寥寥数笔,风韵天成。山水画如《山高水长》,洒脱浑厚,大气磅礴。就在他一笔笔的肆意挥洒中,完成了一幅幅格调高雅的画作。

    寄情山水,触目处皆能入画

    “我从小就喜爱画画,绘画已经快60年了”。为了拓宽自己的眼界,邢少兰节衣缩食,巡游三山五岳,遍访名山大川,食宿于云栈古道,极目山川之险峻,观风云之变幻。这些年,他的足迹遍及秦、蜀、豫、鲁、皖、桂等地,得以饱览山川之灵秀,从大自然的造化中感受到时代气息。

    “重建后的滕王阁气势恢弘,游人很多。但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已没有了”,邢少兰有感于此,即兴作《滕王阁》。当重游华山,沿小路蜿蜒而入,观山上风光,恍惚如昨日,邢少兰作《华山图卷》追忆之。与友人参观云冈石窟,过雁门关,当年烽火残迹历历可见,作《雁门关》以记之……说起每一幅画作,邢少兰都是有感而作,心有方寸而笔行辽阔,因而画作“近水远山笔有神”。

    邢少兰不是用笔在画,而是用心,画作形神兼备,惟妙惟肖。“从一个人的画就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中国的绘画,画的就是人的思想”,“一幅好的画作,要能让人心灵有触动,有提升”。因此他偏爱兰花,他说“种兰可以免俗,画兰可以医俗”。他也爱画高山,画流水,画飞鸟,画各种花卉,这些坚固的或是灵动的自然景物。

    艺无止境,丹青不知老之至

    邢少兰在太仓书画界颇有名气。他是他这一批画家中第一个在太仓办画展的,也是第一个到外地、到国外办画展的;第一个出个人画册的、第一个成为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第一个被评上国家一级美术师的。说起这么多的荣誉,邢少兰淡淡一笑,“没什么,比起古人我们真的微不足道。艺术没有止境,我还要不断地学习”。

    而今邢少兰已70多岁的高龄,两鬓染霜,本可以在家修身养性,颐养天年。但是邢少兰却闲不住。书柜里放着一本本厚厚的绘画理论书籍,邢少兰还在继续研读。“绘画也要有创新意识,不能固步自封,需要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每个作画的人都有长处值得学习”,邢少兰谦逊地说。

    “国画是中国的,笔墨来自于书法,要有力度,有波动,有感情。书画同源。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对待绘画”,谈起绘画,邢少兰说传统的东西不能丢。因此每当有晚辈过来请他评价画作时,他都会强调在绘画的创新和传统之间如何找到契合点:向传统学习,向他人学习,沉潜下来,勤加练习。这也是他自己一生不断学习的绘画之路。